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陆成林/养老保险再出发:挑战与改革取向
时间:2013/4/8 11:00:42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3期      作者:佚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养老保险双轨制、养老金入市等问题各抒己见,养老保险制度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早在1952,政务院就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开始构建养老保险制度。199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模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通过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村居民自愿参保。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通过居民缴费、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城镇非从业居民自愿参保。

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内的制度框架,初步完成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2012年,全国各项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7.9亿人,其中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超过1.8亿人。可以说,多年的艰难探索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进展,但是受到历史与现实多种因素影响,养老保险制度仍然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是在参保渠道上多轨并存,制度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城镇企业职工、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各行一道。国家公职人员又独立于城镇企业职工之外,不用缴纳相应费用却可以享受到较高标准的退休金待遇。同时,各个省份根据本地情况制定具体政策,制度尚未实现全国统筹。因此,不同群体、地区之间的养老待遇差距明显,这种根据职业、地域特征建立的制度,固化了以职业地位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分层体系,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导致了极大的社会不公与安全隐患。

二是在参保人员年龄结构上,老龄化问题严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8亿,人口老龄化水平13.26%。长期实行计生政策使“421”家庭越来越多,人口红利消失殆尽,部分地区养老金入不敷出,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隐性负债,未来支出压力空前巨大。社会各界对于养老金能否入市还存在较大争议。包括养老金在内的高达2万多亿社保资金结余缺乏有效投资管道,难以保值增值。

下一阶段我们要统一认识,以深化改革积极应对挑战。第一,着眼建立全国统筹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满足国民基本的养老需求。逐步打破职业、区域界限,实施国家公职人员参照城镇职工缴纳保费改革的同时,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城镇非从业居民缴费标准。尽快实现个人账户全国统筹,允许参保人员在不同类别险种之间、不同地区之间转换和转移。第二,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发挥市场作用,推进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等制度建设,满足更高层次的养老需求。第三,拓宽投资途径,实现养老金保值。借鉴全国社保基金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养老金入市,谨慎选择入市时机,增强基金支付能力。第四,适度放宽计生政策,改善人口年龄结构,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探索建立弹性退休制度,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缓解养老金当期支付压力。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4733959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