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工作研究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研究>>文章内容
刘明慧等/扩大居民消费的收入结构基础与财税政策路径
时间:2013/4/8 11:30:12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3年3期      作者:佚名

刘明慧、路鹏/东北财经大学

   

    内容提要:居民消费能力不强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居民收入增长不稳定、收入结构欠合理是掣肘消费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本文以居民收入结构为基点,系统阐释了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现状及其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认为“十二五”推动我国走向消费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是:减轻税费负担,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以及改革与完善城乡土地补偿与收益分配制度。

    关键词:居民消费  收入结构  财税政策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源,从国民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也是新古典经济学区别古典经济学研究重点的特征之一。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4000美元之后,由于居民消费快速扩张,消费逐渐成为三大需求中的主动力。2011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432美元,标志着我国实现消费跨越正进入关键节点,因而提高居民部门收入、鼓励消费成为我国目前“扩内需”、“稳增长”目标的落脚点就居民消费而言,消费需求与收入存在着很强的逻辑关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消费者的收入越高,其消费需求就越强,消费者之间收入水平差距越大,其消费能力出现差异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同时,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明显地受收入结构的制约。因此,从居民收入结构的角度研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取向与实施路径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居民收入结构差异分析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结构差异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从收入构成看,可分解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经营净收入通常指通过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净收益,财产性收入是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收入,转移性收入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离退休金、价格补贴等形式体现的收入。

    从城乡人均收入结构差异看(如表1)城乡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由2005年的6.64:1缩小到20115.20:1;人均经营收入稳步缩小,由2005年的0.21:1缩小到20110.69:1;人均财产性收入差距拉大,由2005年的2.181扩大到2011年的2.83:1;人均转移性收入差距成缩小状态,由200513.01:1下降到2011年的10.14:1

1  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结构差异

项目

年份

人均

工资性收入

人均

经营性收入

人均

财产性收入

人均

转移性收入

2005

6.64:1

0.21:1

2.18:1

13.01:1

2006

6.38:1

0.24:1

2.43:1

12.09:1

2007

6.41:1

0.25:1

2.72:1

11.67:1

2008

6.10:11

0.34:1

2.61:1

9.90:1

2009

6.01:1

0.35:1

2.58:1

9.35:1

2010

5.64:1

0.35:1

2.57:1

9.28:1

2011

5.20:1

0.69:1

2.83:1

10.14:1

资料来源:根据2006-2011《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②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计算得出。

    ()城乡居民内部人均收入结构差异

    对于城乡居民而言,各项收入占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表2所示,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占比最大,但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部分收入占比由2000年的71.2%下降到2011年的64.3%工薪收入比重的降低反映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出现了明显偏差,导致城镇居民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经营净收入占比从2000年的3.9%提高到2011年的9.2%一方面显示城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另一方面比例低也说明其经营环境和发展空间还有待完善和提升;财产性收入占比从2000年的2.0%提高到2011年的2.7%从流量视角看,财产性收入比重长期处于低位状态,主因是城市居民获取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及投资工具有限;转移性收入占比稳中有升,从2000年的22.9%升至2011年的23.8%从重要性排序看位列第二,这种状况是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全方位改革与转移性支出力度加大的充分体现。

2  城乡居民内部人均四项收入比重

单位:%

  项目

年份

工薪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城镇

农村

2000

71.2

22.3

3.9

71.6

2.0

1.4

22.9

4.7

2005

68.9

25.4

6.0

68.3

1.7

1.9

23.4

4.4

2008

66.2

27.7

8.5

64.2

2.3

2.2

23.0

5.9

2009

65.7

29.0

8.1

61.9

2.3

2.3

23.9

6.8

2010

65.2

29.9

8.1

60.8

2.5

2.5

24.2

6.8

2011

64.3

42.5

9.2

46.2

2.7

3.2

23.8

8.1

资料来源:根据2010年、2011年《中国统计摘要》和200620092011《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②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2012.01.20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的份额最大,但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71.6%降至2011年的46.2%,说明农村居民仍然以经营性收入为主,受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以及非农经营效益的影响,农业纯收入和非农经营收入呈现下降态势;工资性收入比重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0年的22.3%上升到2011年的42.5%,表明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加快,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增长较快,因而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最低,2000年为1.4%2011年为3.2%,反映出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改革不到位,致使农民在取得财产性收入方面始终处于弱势;转移性收入占的比重也较低,2000年为4.7%2011年为8.1%,其中主要是农业生产补贴收入和基本社会保障收入。

    ()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别人均收入结构差异

    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别的人均收入结构呈现不同的特征。按五等份对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结构可知(见表3),五等份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比都比较高,其中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达到90%;财产性收入占比都很低,其中高收入户占比最高,为4.7%,大大高于其他四等份占比;转移性收入中低收入户占比最高,为13.2%从不同收入组别对收入种类的依赖性来看,这一描述性的分析实际上折射出了农村居民总体上依赖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低收入户从国家转移性支出中受益最大。

3  2011按五等份分组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比重

单位:元/%

项目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人均收入

占比

人均收入

占比

人均收入

占比

人均收入

占比

低收入户

861

43.1

825

41.2

50

2.5

265

13.2

中等偏下收入户

1792

42.1

2019

47.4

84

2.0

361

8.5

中等收入户

2740

44.1

2857

46.0

142

2.3

469

7.6

中等偏上收入户

4084

45.9

3948

44.4

212

2.4

650

7.3

高收入户

6944

41.4

7784

46.4

792

4.7

1263

7.5

资料来源:根据2012《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二、收入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

    居民消费需求和需求能力主要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以及收入结构分配直接相关,在居民收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居民收入结构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重要变量。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理性的消费者都是根据自身收入结构特征来选择最优消费行为。就不同收入群体而言,高收入阶层存在明显的高储蓄和低消费倾向,对国外消费与高端消费的瞄准度较高;中低收入阶层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拉动的往往是国内消费和低端消费,或称为大众消费。因此,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结构合理与否对国内消费影响效应最大。

    ()工资性收入水平较低直接制约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

    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指标是分配率,即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果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较高,则更能体现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从工资性收入来看,工资性收入是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财富积累的主要来源,而且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也越来越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潜力最大的项目。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占比、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的降低导致国民收入增长与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并存,表明中等收入居民收入增长的态势受到抑制,不利于培育中产阶层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的逐步形成。

    ()财产性收入比例过低弱化了中低收入阶层消费增长的潜在能力

    从人均年收入的构成情况来看,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中财产性收入都没有超过3%并且不同收入组别居民之间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明显扩大。这表明我国城乡居民财产分布总体状态未脱离“发展中”特征,而且财产分布不均等造成的收入差距还会引致“代际效应”和“马太效应”,进一步抑制居民消费能力和内需容量的提升。

    ()转移性收入增速缓慢为中低收入阶层带来不稳定消费预期

    转移性收入是政府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对社会财富进行的再分配,其积极效应是进行收入调节,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校正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因而中低收入群体成为这种再分配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我国2009-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速度呈波动性下降,分别为14.9%12.8%12.1%,农村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速度是下降后又上升,但增幅较小,分别为23.1%13.8%24.4%。这表明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性支出项目、普及度、惠及范围以及政策的持续强度都缺乏实施环节的有效性,以及政策目标与利益归宿的一致性,从而不利于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定和消费预期的改善,难以在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形成互为因果的“正反馈”机制。

    三、促进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需求互动的财税政策支撑体系

    从当前经济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稳增长”的关键时期,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较慢和消费能力弱是导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最大瓶颈。因此引导提高和壮大中低消费就成为我国缓释居民消费下滑风险、扩大消费战略的正解所在。虽然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都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安排。财税政策通过减少税费、增加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的政府消费支出而作用于收入分配领域,可以改变居民消费的支出预期,间接提高其消费意愿和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对居民消费产生较强的挤入效应。鉴于居民收入结构对消费需求影响的内在机理不同,财税政策应匡正分配导向,针对不同收入人群有所侧重:短期看,对于低收入群体,重点在于通过再分配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对于中等收入群体,主要通过减轻税费来提高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长期看,应通过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来稳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财产性收入。

    ()构建多环节财税政策,提高工资性收入

    1.逐渐改变税费过多侵蚀工资性收入的状况。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来源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生产领域)和再分配(非物质生产领域),其中,初次分配占主要地位,初次分配的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具有支配性作用。收入分配中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高低除了受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供求态势、劳动者人力资本禀赋等因素影响外,还与国家的税费制度密切相关,并直接决定着劳动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高低。据统计,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后,增收的主力还是既有的纳税人群,尤其是中产阶层。另外,现行的社保缴费制度具有一定的累退性,对中低工资劳动者而言,其边际税负也相对很高。同时,社保缴费增长速度较快,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征缴收入占工资总额的比重从200124.52%提高到2010年的44.%,既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消费能力的提升。

    提高居民实际可支配财力是扩大消费的最有效手段。提高工资性收入的政策着力点应是:一方面形成工资正常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定期调整的机制,另一方面,进一步实行个人所得税的全方位改革,如尽快实施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模式,合理细化费用扣除范围和标准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切实提高税制的累进性和扩展减税空间。为了解决社保缴费造成中低收入者负担较重的问题,当前应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并相应地适当下调社保缴费占工资的比例。

    2.在消费环节,逐步降低商品劳务税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2011我国商品劳务税占税收收入70%,其中增值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1.1由于商品劳务税与价格有关,多具有累退性、税负归宿最终由消费者承担的特点,因而商品劳务税会产生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抑制居民当期消费需求的扩张。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为导向、优化税制结构就是要建立有利于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为此,应适度降低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以及适时取消已经成为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税税目,从而有效降低居民的生活成本和消费的机会成本,减轻对居民消费的负面影响,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

    3.加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提升劳动者技能。劳动者素质和技能高低是其参与市场分配的基础性条件,基于我国大量劳动者从事知识和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重复劳动的现状,需合理调整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的人力资本投入,使更多的劳动者由最初简单的体力劳动逐步向行业产业技术工人转型,上升到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通道,这样既可以对居民大幅度增加工资性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又能缓解非熟练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以及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创建有效政策环境,增加经营性收入

    当前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主要受税费政策和融资成本制约,因而拆解难题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调整税费政策。其一,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大幅度减轻个体经营者或小微企业重复征税的压力,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协调,进而降低边际收益较低的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在实体经济层面起到放水养鱼的效果。其二,规范非税收入的征收,归并和减免部分法定收费项目清理取消名目众多的非法定的罚款、赞助、摊派等项目,从而提升微观经济主体的内生动力,切实壮大市场主体经营力量。其三,鼓励自主创业。采用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贷款贴息、担保贷款等措施,完善中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向小微企业的倾斜力度,增强民间资金的投资意愿和企业活力,有效改善创业环境,增加自主创业人数比例。

    农业现代化水平落后是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性瓶颈。破解这一难点的财税政策思路是:一是调整相关涉农税费政策,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农产品流通成本,如对农业生产资料在进入农业环节之前实行退税,消除流通环节的不合理收费;二是增加公共服务支出,重点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建立国内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络体系,增强信息透明度,减弱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波动性;四是通过税收优惠和政策性投融资政策,扶持农村综合经济的发展。重点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经营收入空间的拓展和新的经营增长点的挖掘,从而更好地开发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种粮比较收益,有效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确保农业经营收入的稳定增长。

    ()完善城乡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增加财产性收入

    我国目前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以利息、出租房屋收入、股息与红利收入所得为主,这部分收入通常以规范的形式获得,而对于城镇地区和农村土地征用所形成的收入流则难以公平、持续性地分享。尤为突出的是,在农村土地转让收益分配中,农民得到的财产利益较少,导致农民无法通过盘活土地资产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为了消除这种收入增量形成的不公现象,一是要建立土地增值收益公平分配机制,通过相关房地产税费制度调整,在收益分配中适当降低政府的比例与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比例,二是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允许农民以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入股等方式,充分获得市场价值补偿和分享土地资本化收益

    ()继续提高转移性收入占财政支出比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根据持久收入假定论,只要消费者未来预期收入向好,便可增加现期消费。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支出和各种政策性补贴等转移性支出体系是减轻居民消费的未来风险、确保消费增长的重要政策前提。从对居民的转移性支出性质看,大多属于基本公共服务,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可以从供给层面解决制约家庭消费增长的后顾之忧,使居民有基本安全保障,从而为居民将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提供最根本的支撑。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与实施路径,今后增加居民转移性收入的重点应放在4个方面:一是加快养老保险城乡全覆盖的步伐,并根据政府财力和筹资水平适度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二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动态调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三是针对价格上涨情况,健全社会救助和价格补贴机制,把物价上涨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充分释放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潜力;四是构建以直接补贴为主体的农业支持政策框架体系。进一步扩大强农惠农补贴规模,合理确定补贴项目和范围,当前应把重点放在建立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规范农业生产性补贴、土地流转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标准依据,增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与指向性,依此建立起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汪伟,郭新强.收入不平等与中国高储蓄率:基于目标性消费视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9).

2张国华.我国城市家庭财富积累实态和后续因应[J].改革,2011(9).

3郭飞.中国低工资制度的阶段性特征与对策[N].光明日报,2012-04-13.

4李银安.彰显劳动价值是公平正义第一要求[N].光明日报,2012-05-01.

5安体富,蒋震.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若干产权制度问题研究[J].财贸经济,2010(4).

6〕蔡昉.遏制资产性收入分配不公趋势[N].光明日报,2012-05-25.

7曲顺兰,路春城.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4).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4516612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