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财政管理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财政管理>>文章内容
教育财政支出的社会绩效与时空效应——以广东为例
时间:2018/12/28 9:36:13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8年11期      作者:文超 付佩 姚蕊

文超  付佩  姚蕊/广东科技学院

 

内容提要:教育是具有较强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对社会绩效中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贡献。本文基于广东教育财政投入和产出相关数据,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量化研究了广东教育财政支出的社会绩效及时空效应。结论表明广东教育财政支出对于社会绩效的三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贡献效率,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未来应加大广东教育财政投入,提高教育的社会绩效效率,疏导教育溢出传导机制,更好的发挥广东教育财政效益。

关键词:教育财政  社会绩效  贡献效率  空间差异  溢出效应 

 

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具备显著的正外部性。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2010年制定了《广东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期望通过教育财政的投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提高教育对于社会绩效的贡献。据此科学评价广东教育财政的社会绩效,发掘其具备的时空效应就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文献述评

早在1969年国外学者对于教育财政支出的社会绩效就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Hickrod, G. A.Sabulao, C. M.[1]1969)在他们的一项有关教育管理与财政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中提出,教育财政投入会带来诸如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平衡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社会效应。而后许多学者对教育财政支出的各方面社会绩效进行了分类计量研究,Mcmahon, W. W.[2]2006)根据美国1960-2010年间教育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对教育财政政策的经济外部性做了专门研究,发现教育财政支出直接通过投资溢出效应影响经济增长,间接通过人力资本的增加促进社会繁荣。在我国,学者们大多都沿着教育财政对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和收入分配三个方面的影响来研究其社会效应[3]。经济增长方面,黄建陵、李磊[4]2009),吴士炜、汪小勤[5]2016)分别建立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Sen的可行能力模型,对中国教育财政的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发现教育财政支出对于社会生产力和长期经济增长都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就业方面,刘新、刘星、刘伟[6]2010),吴彤[7]2012)利用我国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计量了地方财政支出对扩大就业的影响效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收入分配方面,张平[8]2009),赫国胜、柳如眉[9]2015)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调整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收入分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以2000-2012年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教育财政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教育财政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收入差距的收敛,并就财政分配政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此外,王筱欣、鲍捷[10]2013)汪又菊[11]2014)、裴更生、王旋[12]2017)结合我国教育财政最新政策动向,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其社会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效果,并尝试探究其空间特征和外部性效应[13]

回顾文献不难发现过往对于教育财政社会绩效的研究都是沿着经济、就业和分配三个维度中的某一个方面展开分析,鲜有基于三个维度的全方位分析。大部分文献都是基于全国的宏观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少有对于具体地区进行针对性分析。本研究拟在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收入分配”三位一体的教育财政社会绩效评价体系,收集广东省及各市教育财政投入与社会绩效产出相关数据,定量分析广东教育财政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就业的促进及收入分配的公平绩效。此外,本研究还创新地引入空间计量方法分析广东教育财政投入与产出的时空特征和外部效应,期望通过研究结论指导广东教育财政的流向,促进社会绩效的发挥。分析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2000-2016)》《广东省教育厅2000-2015年部门决算报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6)》等。

二、广东教育财政的社会绩效分析

(一)广东教育财政支出的基本情况分析

2015年广东教育财政支出总额2040.64亿元,是2000年教育财政支出144.75亿元的14倍。过去十五年间,广东省政府不断强化教育职能,财政对教育的倾斜非常显著,保持年均19.72%的高增长率持续增加教育财政投资。2007年教育财政增幅高达46.68%,在基数达到1500亿元后增幅逐年下降,近年来增幅一直保持在10%左右。从教育财政支出结构上看,广东省教育厅2015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中教育支出1735549.12万元。其中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其他教育管理事务支出三项教育行政运行管理费用占比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广东教育行政管理效率相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未来应精兵简政提高行政运行效率节约教育财政开支。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其他普通教育、中专教育、其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其他广播电视教育、其他留学教育、进修及培训、其他教育支出都与全国水平大体相当。高等教育支出1131948.86万元,占比65.22%,同比远低于87.42%的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广东高等教育投入还非常不足,未来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追加安排的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等资金。高等职业教育223491.09万元,占比12.88%,同比高于8%的全国平均水平,说明广东将更多的资金投向职业教育,例如省财政追加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职业教育试点省争先创优奖补”和中央财政安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预算等,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广东制造业的用人需求。总体上看,广东教育财政总额稳居全国前列,但相对庞大的GDP总量而言,其占比仍然偏低,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教育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合理,基本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但对于社会绩效的贡献还需进一步探讨。

(二)广东教育财政的经济增长绩效分析

教育具有较大的正外部性,教育财政的投入不仅可以促进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步,还可以间接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人才的培养对提高社会建设的效率和发展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定量研究教育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绩效的作用,本研究收集2000-2015年间广东教育财政和经济投入产出相关数据,构建地区生产总值(GDP)为因变量,教育财政支出总额(ED)、资本形成总额(K)和从业人员人数(L)为自变量的模型。考虑到以上数据差异较大,可能导致异方差问题,对所有指标取对数处理以减少异方差的影响。同时,对以上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避免非平稳时间序列造成的伪回归问题。采用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1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时间序列

ADF

1%临界值

5%临界值

10%临界值

结论

lnGDP

-0.1465

-4.3812

-3.6033

-3.2428

不平稳

ΔlnGDP

-7.1719

-4.3791

-3.6012

-3.2426

平稳

lnED

-3.0884

-4.3810

-3.6031

-3.2427

不平稳

ΔlnED

-7.1699

-4.3807

-3.6028

-3.2425

平稳

lnK

-0.8928

-4.3256

-3.6021

-3.2419

不平稳

ΔlnK

-7.1905

-4.3251

-3.6018

-3.2416

平稳

lnL

-0.9699

-4.3802

-3.6022

-3.2422

不平稳

ΔlnL

-7.2673

-4.3798

-3.6019

-3.2420

平稳

注:Δ表示一阶差分后的数值。

 

单位根检验结果发现原数据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一次差分后实现了同阶单整的结果。借鉴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处理方法,同时引入教育财政变量来检验广东教育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建立回归模型如1所示。

                        1

模型1GDP为地区生产总值,ED为教育财政支出总额,K用资本形成总额代表,L用就业人员人数代表。对以上模型运用R程序进行OLS回归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2  广东教育财政与经济增长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t

P

C

-7.9486

1.1733

-6.7742

0***

α

0.3305

0.0645

5.1251

0***

β

0.1168

0.1072

1.0893

0.2975

γ

1.7621

0.1965

8.9674

0***

残差标准差

0.0213

 

 

 

R2

0.9991

 

 

 

调整R2

0.9989

 

 

 

F统计量

4586

 

 

0***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R2和调整R2显示模型可以解释99.9%的方差,残差标准差显示拟合值和实际值之间只存在0.0213的平均误差,F统计量也高度显著表明整个模型拟合度较好。其中教育财政(ED)系数α估计值为0.3305,且高度显著,表明广东教育财政支出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其弹性系数为0.3305,即教育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0.3305个百分点。

(三)广东教育财政的社会就业绩效分析

历史经验表明加强教育财政支出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从而减少结构性失业,提高整体就业率。借鉴经典的奥肯定律模型,用GDP增长率(GDPI)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解释失业率(UR),同时引入教育财政支出增长率(EDR),构建广东教育财政支出对失业率的影响模型:

                                      2

对以上模型运用R程序进行OLS回归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3  广东教育财政与社会就业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t

P

C

2.3330

0.1713

13.6161

0***

α

-0.0291

0.0145

2.0094

0.0676*

β

-0.0568

0.0178

-3.1882

0.0078***

γ

-0.0028

0.0038

0.7296

0.0480**

残差标准差

0.0151

 

 

 

R2

0.9563

 

 

 

调整R2

0.9454

 

 

 

F统计量

5.0162

 

 

0.0176**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比较理想,R2和调整R2显示模型可以解释近95%的方差,残差标准差显示拟合值和实际值之间只有0.0151的平均误差,F统计量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整个模型拟合度通过检验。各项系数估计值均较为显著,其中教育财政增长率系数(γ)-0.0028,在5%水平上显著,表明广东教育财政与失业率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且教育财政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使失业率降低0.0028个百分点。

(四)广东教育财政的收入分配绩效分析

教育作为公共物品具有较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教育的这种属性使得教育能够给予更多人公平学习的机会,帮助穷人通过接受教育摆脱贫困,教育的投入影响着社会的收入与分配。本研究借用城乡人均收入比来反映城镇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通过定量分析教育财政投入变化对城乡人均收入比的影响,来评价广东教育财政的收入分配绩效。此处用广东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URR)来反映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广东财政教育支出(ED)作为解释变量,同时引入广东地区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这两个对城乡居民收入有影响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2000年—2015年的相关数据,估计广东教育财政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建立回归模型

                                       3

对以上模型运行R程序进行OLS回归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4  广东教育财政支出与收入分配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t

P

C

2.6650

0.1040

25.6130

0***

α

0.0003

0.0009

4.1010

0.0015***

β

-0.0039

0.0165

-0.2360

0.0818*

γ

-0.0014

0.0003

-4.7170

0.0005***

残差标准差

0.1169

 

 

 

R2

0.9459

 

 

 

调整R2

0.9224

 

 

 

F统计量

11.7432

 

 

0***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到,R2和调整R2表示模型能解释92%以上的方差,残差标准差显示拟合值和实际值之间只有0.1169的平均误差,F统计量为11.7432,高度显著,说明整个模型拟合度较好。各变量系数均较为显著,其中广东教育财政的系数(γ)-0.0014,在0.1%水平上高度显著,反映广东教育财政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反向变动关系,即:广东教育财政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促进广东城乡收入比例减少0.0014个单位。说明随着广东教育财政的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据此可知,广东教育财政对于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收入分配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贡献,且贡献效率都较高。其实教育财政对于三者的贡献作用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教育促进就业和收入分配的结果必然会带动经济增长,反之亦然。所以说广东教育财政促进的是“经济-就业-分配”三位一体的社会绩效整体提高,除此之外从市域角度动态考察教育财政绩效变化,还会发现其存在明显的时空效应。

三、广东教育财政的时空效应分析

根据文献研究发现,教育财政支出可能存在时空影响效应。J. R. Hough[14]1993)根据北美教育财政相关投入产出数据研究其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性问题,发现某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对周边地区的教育财政政策有明显的示范、激励作用,会带动周边地区跟进采取积极的教育财政政策。在我国Jia-Feng GU[15]2012)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国际公共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时空演化问题,发现我国省级教育财政支出也存在着明显的时间趋势性和空间相关性。纵观现有文献,研究省级教育财政空间相关性的文献较少,针对地方教育财政的空间外溢效应文献更是凤毛菱角,因此研究广东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的时空效应对促进地方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时空差异分析

由于教育财政来源于税收,而税收跟经济直接相关,故广东各市经济与教育财政支出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表现为经济强的城市教育财政支出相对充足,教育产出又直接促进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而经济弱的城市教育财政支出相对薄弱,教育投入不足又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和未来的经济动力,形成恶性循环。故根据2015年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总额,绘制广东教育财政支出空间差异分布图(如图1所示,颜色越深表示教育财政投入越多,反之亦然),可以发现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与经济实力基本呈正相关关系,空间分布上呈现出珠三角发达地区和传统强市教育财政投入高,其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教育财政投入较少的空间分布特征。

1  广东教育财政空间差异分布图

继续探究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空间差异的动态变化趋势,借鉴经典差异化指标基尼系数(Gini)、泰尔指数(Theil)、变异系数(var)来探究2003-2015年间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的差异性(如图2所示),发现三个指标在过去十多年间都一致呈现出稳中有升的发展趋势,说明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差异性在缓慢扩大,这样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广东教育的平衡发展,未来需要统筹兼顾,一定程度上向相对落后贫困地区倾斜来进一步保障教育财政的公平性以促进广东整体的协调发展。

2  广东教育财政差异性发展趋势图

(二)广东各市教育财政空间相关性分析

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空间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广东各市教育财政也不例外,根据文献研究某市的教育财政支出增加会对周边城市增加教育财政支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教育产出的人才也具有自由流动特征,本市教育财政培养的人才有可能流动到周边城市从事经济建设活动。因此借鉴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处理方法,引入全局空间自相关(Global Moran’s I)指标来描述研究区域内所有单元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及其显著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4

其中zii城市的教育财政金额;n是广东的城市总数,wi,ji城市与j城市之间的空间权重,若两城市相邻取值为1,不相邻取值为0S0是所有空间权重的聚合。其Moran’s I取值范围在-11之间,I>0表示空间呈正相关关系,其值越大,城市间教育财政投入相关性越明显,I<0表示空间呈负相关关系,其值越小,城市间教育财政投入差异性越明显。根据以上公式计量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的空间相关指数走势绘制如图3所示。

3  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的Morans I走势图

从图中可以发现,2003-2015年间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空间分布的Moran’s I统计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支出对周边城市有明显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其空间关联性越来越强。

(三)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投入产出时空效应分析

1.普通面板数据分析

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人力和财力的投入,人力即教师的投入,财力即教育经费的投入,而教育的产出主要是学生,即培养人才的数量。根据以上关系,这里构建教育投入产出的双对数模型来计量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投入产出弹性系数,模型如下:

                                  5

其中SNit表示it年各级各类在校生总人数,EEit表示it年教育财政总支出,TNit表示it年各级各类专任教师总人数。C为常数项,αβ代表教育投入产出系数,ε为误差项。对以上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取个体固定效应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

5  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投入产出普通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t

P

α

0.2337

0.0081

-28.9131

0***

β

1.1141

0.0083

158.1982

0***

总方差

180.8812

 

 

 

残差平方和

1.6373

 

 

 

R2

0.9910

 

 

 

调整R2

0.9005

 

 

 

F统计量

12535.2123

 

 

0***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非常好,总方差为180.8812,残差平方和显示模型拟合值与实际值之间平均误差为1.6373R2和调整R2显示模型能够解释90%以上的方差,F统计量也高度显著。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系数(α)0.2337,高度显著,表明教育财政投入对学生产出具有正向作用,即教育财政投入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引起学生产出增加0.233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大于1,且高度显著,表明教师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带来学生产出增加1.1141个百分点,因此加大对教师培养的财政倾斜更有助于广东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

2.空间面板数据分析

考虑到广东城市教育财政支出具有空间相关效应,因此可以引入空间面板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广东城市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的空间外溢效应。构建广东教育投入产出的双对数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如6所示。

                       6

模型中各参数解释同上,其中W为空间权重矩阵,取值为两城市相邻取1,不相邻取0λ为教育财政的空间外溢系数。对以上模型进行时空面板数据分析,取个体固定效应估计结果如表6所示。

 

6  广东城市教育财政投入产出时空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参数

估计值

标准差

t

P

λ

0.0072

0.0114

0.9252

0.0069***

α

0.2337

0.0078

-30.0080

0***

β

1.3141

0.0079

165.3160

0***

总方差

168.6732

 

 

 

残差平方和

1.5586

 

 

 

R2

0.9931

 

 

 

调整R2

0.9205

 

 

 

F统计量

10637.93323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各统计量都优于普通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教育财政投入产出问题。其中教育财政投入的系数(α)0.2337,表明教育财政投入对学生产出具有正向作用,即教育财政投入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引起学生产出增加0.2337个百分点;空间溢出效应系数(λ)显著为正,说明广东城市教育财政投入会对周边城市的教育财政提高带来正向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1.教育财政的社会绩效一般从经济增长、社会就业和收入分配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广东教育财政与经济增长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其弹性系数为0.33,即教育财政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经济增长0.33个百分点。广东教育财政与失业率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且教育财政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使失业率降低0.0028个百分点。广东教育财政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反向影响关系,即:广东教育财政每增加1个单位,将会促进广东城乡收入差减少0.0014个单位,说明随着广东教育财政的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2.广东教育财政支出在空间上呈现出珠三角城市与经济强市教育财政投入多,其他经济相对落后城市教育财政投入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时间趋势上其差异性逐年稳步递增,说明广东各市教育财政投入差距日益扩大。

3.根据空间计量模型计算广东教育财政Moran’s I指数,发现其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广东教育财政支出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对其分别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计量广东教育财政投入产出效率发现空间面板模型更加适用。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系数为0.2337,表明教育财政投入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引起学生产出增加0.2337个百分点;空间溢出效应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广东城市教育财政提高会对周边城市的教育财政提高带来正向影响。

教育是一个投入产出率较高的产业,教育财政投入不仅可以直接生产出人才与知识,还可以间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因此广东应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力度,规范财政使用的流程与方向,细化教育财政绩效考核的标准与方式,提高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考虑到广东教育财政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特征和空间溢出效应,建议广东教育财政应势利导,出台各市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机制,在保障教育财政投入的区域公平与效率的同时,疏导教育溢出效应的扩散机制,形成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局面,从而全面提升广东教育财政产出与社会绩效。

 

参考文献:

1Hickrod G A, Sabulao C M. Increasing Social and Economic Inequalities among Suburban Schools: A Stud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e. Final Report.[J]. 1969:102.

2 Mcmahon W W. Education Finance Policy: Financing the Nonmarket and Social Benefits[J]. Journal of Education Finance, 2006, 32(2):264-284.

3 李红英,杜宝苍. 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动态影响——以河北省为例[J]. 财会月刊,2016,(06):37-41.

4 黄建陵,李磊. 中国财政教育支出与社会生产力增长效应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09):152-154.

5吴士炜,汪小勤. 中国土地财政的社会福利效应——基于森(Sen)的可行能力理论[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04):77-86.

6 刘新,刘星,刘伟.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就业效应——基于19782008年的经验数据[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07):10-15.

7 吴彤. 中美个人所得税制度社会效应的比较与启示[J]. 会计之友,2012,(35):77-80.

8 张平. 建国六十年来财政手段促进社会公平的效应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9,(10):62-66.

9赫国胜,柳如眉.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收入差距收敛效应分析——基于东中西部20002012年面板数据[J]. 社会科学辑刊,2015,(04):94-100.

10 王筱欣,鲍捷.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收入分配调节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2013,(14):10-12.

11 汪又菊. 宏观税负在积极财政政策中的社会效应分析[J]. 现代商业,2014,(27):64-65.

12 裴更生,王旋. 我国全面“营改增”后的财政、经济及社会效应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7,(05):43.

13 李佳,赵建国.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经济增长效应区域差异——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 社会保障研究,2016,(03):61-65.

14 J. R. Hough. Educational Finance Issues in North America[J]. Education Economics, 1993, 1(1):35-42.

15 Jia-Feng G U. Inter-Country Competition and Public Education Finance Resource Allocation——A Spatial Econometrics Study[J].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4515036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