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2-9544 国内统一刊号:CN21-1520/F 邮发代号:8-166 投稿邮箱:dfczyj@vip.163.com
专题策划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专题策划>>文章内容
王涛/建设民生财政的必要性与建议:湖北案例
时间:2011/9/23 16:02:19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1年8期      作者:佚名

华中师范大学

 

    内容提要:在当前的国富民穷背景下,建设民生财政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从湖北居民消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看,民生状况令人担忧;另一方面,湖北财政支出年年增长,民生投入也不断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未能有效改善与财政民生投入的不断增长形成了矛盾——为何财政支出未能改善居民生活。要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必须打造民生财政,合理安排财政支出项目,加大民生倾斜力度,从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群众满意率,缓和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公共秩序保障。

    关键词:民生支出  成本控制  预算改革  居民消费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中央和各地的政策方针来看,改善民生已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致共识。政府打造民生工程,必然要以财政实力为基础,其相关活动可以通过财政支出情况来反映。

    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不仅其地理位置处于全国的中心地带,其社会经济指标也处于全国的中等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湖北的民生财政问题,既有利于提高当地科学理财水平,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也对我国经济转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一、民生财政的定义

    目前,学界和官方并没有对民生财政做统一定义。关于民生财政的内涵有几种观点,第一种是“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学者们称为“民生财政”,鉴于20072008年民生支出的高比例,有媒体已经将其称为“民生财政”[①];第二种认为:“民生财政”以公共财政为制度基础,本性就是公共财政,它包含财政收入、财政体制、预算制度和预算外资金制度等;“民生财政”是我国现阶段特有的财政基本运作模式,集中在关注民生最直接最急需的问题上;民生需求呈现阶梯性特征,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卫生处于第一阶梯需求,科教文化属于第二阶梯,生态和环境保护属于第三阶梯,公共安全等社会管理服务属于第四阶梯,政府应该按照阶梯属性从低到高依次满足[②]

    无论是哪种定义,都强调了财政“为民服务”的宗旨,只是侧重点和解释角度不同。其分歧有两点,一是民生财政是否包括除财政支出以外的财政收入以及财政体制等。显然,第一种观点只包括了财政支出,强调财政支出要为人民需求服务,也就是说,政府应该把钱花在人民生计需要的服务上;第二种观点认为民生财政不仅关乎财政支出,更关乎整个财政体制,是财政根本理念的转变。第二个分歧是民生需求的内容及其次序,目前对于哪些是涉及民生的需求,该如何度量,缺乏官方权威解释,在这些民生需求中,它们的轻重缓急程度如何,也缺乏共识。第一种观点笼统地包括了民生需求的几个方面,但没有对其重要性排序,第二种观点则对这些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划分,类似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应该从满足底层需求开始,循序渐进,不能本末倒置。

    笔者更认同第二种观点。民生财政是政府“为民执政”理念在财政上的具体体现,是在当前国富民穷特殊背景下必须采取的一种现实做法,它肩负着处理当前的贫富分化、地区不均的突出矛盾。它以政府财政理念的转变为基础,是对整个财政运行体制的变革,在具体实践中,要考虑到不同的民生需求项目的紧急程度,按照轻重缓急处理。

    二、从居民消费支出看湖北民生现状

    为了解湖北省的民生现状,笔者收集了当地2003-2009年的系列数据,从中选取GDPGDP指数,居民消费支出和居民消费指数,进行分析,用数字来说明当下湖北人民的生活水平。

    GDP指数用于测算经济增长速度,居民消费支出与GDP之比用于测算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及变化情况,居民消费指数用于测算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情况。

    居民消费支出全称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是指核算期内由居民个人直接购买消费性货物和服务所花费的支出。从消费的性质来看,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各种文化生活服务费用支出。居民购买住房或建房用材料所花支出不应计入消费,计入消费的只是代表住房服务的房租支出。对于农村居民来说,还包括用于生活消费的自给性产品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情况,既能反映关乎人民生计的衣食住行和各种服务消费支出,从而反映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居民消费与GDP的比例则可以反映居民消费支出是否与GDP增长呈良性互动关系,因为,消费拉动内需,刺激生产,促进GDP增长,适度的消费增长是GDP良性发展的基础。

1  湖北省2003-2009GDPGDP指数及增长率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湖北省GDP(亿元)

4757.5

5633.2

6590.2

7617.5

9333.4

11328.9

12961.1

湖北省GDP指数

109.7

111.2

112.1

113.2

114.6

113.4

113.5

增长率(%)

9.7

11.2

12.1

13.2

14.6

13.4

13.5

    注:湖北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按可比价计算,上年=100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0》。

    湖北GDP不仅在总量上呈稳步增长趋势,其年增长率也不断上升。其中,2003-2007年间增长势头明显,在2007年达到了一个峰值,其后增长速度由快变稳。

 

2  湖北省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绝对量)及占GDP比例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湖北省GDP(亿元)

4757.5

5633.2

6590.2

7617.5

9333.4

11328.9

12961.1

居民消费支出(亿元)

2188.1

2452.6

2785.4

3124.4

3709.7

4225.4

4456.3

消费比例(%)

46.0

43.5

42.3

41.0

39.7

37.3

34.4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0》。

    相比于GDP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显得比较滞后,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与GDP增长趋势逆道而行。

 

3  湖北省居民消费支出指数(相对量)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居民消费指数

807.3

868.7

963.4

1074.2

1191.3

1279.5

1352.4

增长率(%)

 

7.6

10.9

11.5

10.9

7.4

5.7

        注:①居民消费指数按1978=100计算;②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0》。

    虽然居民消费指数一直在增长,但增长率呈倒U型,增长率在2004-2006年不断上升,其后不断下降,下降幅度比增长幅度还大,2009年的增长率仅为5.7%,比2004年的7.6%要低1.9个百分点。

4  湖北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比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镇人均消费支出()

1926

2134

2503

2813

3300

3864

4137

农村人均消费支出()

6547

7277

8051

8944

10593

11780

12080

    注:①年鉴中相对应的指标名称为“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为便于理解阐述,在此处改为“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含义不变。②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0》。

    湖北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农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随年份逐渐扩大。

    综上分析,在湖北省GDP保持快速、稳健增长的七年间(2003-2009),居民消费支出无论从总量还是从相对量来看,都不及GDP的增长明显,其中农村居民消费增长最慢。这说明相对于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并不明显,尤其是农村居民。而正是普通的人民大众在推动着GDP的增长,他们为此付出了辛勤和汗水,但他们获得的物质回报并不理想。不仅如此,这种情况还在恶化,居民消费总量占GDP比重随年份增长不断降低,居民消费指数的增长率也在2009年降到了七年的最低值。这种不良趋势尤其值得注意。

    GDP在快速增长,而居民消费支出相对萧条,其原因有二:一是老百姓手中没有钱,或者手中有钱,但因为对未来的担忧(如对经济形势不乐观的判断或在养老等方面存在的顾虑),不能或不敢扩大消费;二是政府在主导GDP的增长,主要方式有政府投资直接推动GDP,政府自身花费过重等原因。这说明政府在改善民生、转变职能方面刻不容缓。

    三、从财政预算支出看民生现状

    1.湖北财政民生支出分析

5-1  2003-2006年湖北省一般财政支出表

单位:亿元

 

2003

2004

2005

2006

一般预算支出

540.44

646.29

778.72

1047.00

   基本建设支出

30.72

37.46

45.20

51.16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12.39

11.34

12.45

13.64

   科技三项费用

6.17

5.99

7.93

9.97

   农林水气象支出

6.47

6.95

9.31

14.54

   教育事业费

89.07

104.51

118.85

145.47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25.17

27.14

34.17

44.49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48.55

59.94

71.14

106.99

   行政管理费

57.09

69.90

94.80

111.29

   城市维护费

17.89

22.15

26.65

32.32

   政策性补贴支出

15.44

15.46

15.91

52.49

   专项支出

8.09

7.44

10.31

16.69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0》。

 

5-2  2007-2009年湖北省一般财政支出表

                                                          单位:亿元

 

2007

2008

2009

一般预算支出

1274.27

1650.28

2090.92

    一般公共服务

221.27

265.8

308.40

    国防

1.05

1.07

1.71

    公共安全

109.42

125.65

137.57

    教育

217.20

284.19

317.29

    科学技术 

18.76

23.06

25.33

    文化体育与传媒

24.92

25.25

36.03

    社会保障和就业

211.22

281.30

343.98

    医疗卫生

66.11

95.08

139.24

    环境保护

27.21

40.92

74.15

    城乡社区事务

56.22

85.22

112.34

    农林水事务

124.78

176.70

254.92

    交通运输

30.21

38.31

84.92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

82.94

125.47

--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

--

2.34

6.95

    其它支出

82.96

79.92

248.09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0》。

 

    根据湖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笔者把医疗、社保、救助、就业、教育支出视为最迫切的民生支出需求。2007年之前的专项支出里面可能包含了部分民生内容,但由于不好提取计算,在此不计入民生范围。由于2007年起财政支出项目采用了不同的分类口径,为方便比较,把教育视为单独一类,把医疗、社保、就业、医疗统归为社保、医疗、救助大类别,把这几项支出加总归入新类别。另外,政府行政开支对民生也有影响,过大的行政开支必然挤占用于民生的支出,由于2007年后的财政支出预算中就没有行政管理费这一类别,行政管理费被分拆到不同的功能类别当中,故不计算2007年后的行政管理开支。表格如下:

 

6  教育、社保、医疗、救助及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及其比重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一般预算支出(亿元)

540.44

646.29

778.72

1047.00

1274.27

1650.28

2090.92

教育

事业费(亿元)

89.07

104.51

118.85

145.47

217.2

284.19

317.29

支出比例(%)

16.5

16.2

15.3

13.9

17.0

17.2

15.2

社保、医疗、救助

支出额(亿元)

73.72

87.08

105.31

151.48

277.33

376.38

483.22

支出比例(%)

13.6

13.5

13.5

14.5

21.8

22.8

23.1

行政管理

支出额(亿元)

57.09

69.9

94.8

111.29

 

 

 

支出比例(%)

10.6

10.8

12.2

10.6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变化呈波浪起伏状态。由于2007起国家实行新的分类改革,2007年后的“教育支出”除包括原“教育事业费”之外,还包括教育基本建设支出、教育行政费支出以及其他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③]。因此,2007年后的教育支出统计口径比以前扩大了很多。2009年教育支出占预算支出15.2%,比2003年的16.5%略低1.3个百分点。在国家大力增加教育支出的大趋势下,湖北需要在教育支出方面多做功夫,弥补差距,以保持教育强省的地位。就社保、医疗、救助等支出情况来看,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2007年后,增长幅度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实行新的支出分类标准导致的,当然也包含自然增长因素。

    2.支出扩大与民生下降的现实矛盾

    我们的各项民生财政支出都在不断增长,数量上基本达标,从财政预算报表中看不出严重问题。然而,民众并没有随着GDP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富裕。政府在民生方面投入这么多,理应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为何居民生活状况依然不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近几年,物价、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支出对老百姓生活造成了明显冲击,老百姓对物价飞涨、工作难找、房价高攀、医药昂贵、上不起学、缺乏社保等问题的哀叹随处可见。

    四、建设民生财政的对策建议

    1.政府转变理财思路,树立“人民当家理财”理念,化被动为主动。财政收支主要是政府说了算,虽然人大有审议和监督职能,但是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实效,这是造成被动财政的主要根源。在被动财政情境中,老百姓只能被动接受各项决策,要收什么税,该怎么花费都是由政府说了算,老百姓的权利太少。我国财政的宗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民服务。如何确保有效地为民服务?首先要了解民众的需求。老百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应该发挥老百姓的发言权,让政府按照他们的需求去做。在实践运行中,要加强人大代表对财政的审议和监督职能,该收什么税,税收如何花,要召开专门会议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老百姓有知情权和异议权,政府必须坦诚面对,耐心解释。当人大代表和老百姓通过后,一项决策方能实施。

    2.增强财政透明度,细化财政类目,强化人民群众监督。就湖北省的财政预算报表来看,分类项目过于笼统,缺乏详细说明,让人难以看懂。尤其是自2007年开始,删掉了行政开支项目,而其他支出数目急剧增长,这是财政支出不健康的表现。提高财政预算的易读性,避免水中月、雾中花。可以借鉴香港经验,香港的预算附有四个厚厚的本子,政府里面的开支,每个部门的开支总纲、目、录都会很详细地写在上面,告诉民众政府在这一年里面,要办两个医院,医院的具体地点、每个医院多少钱、有多少床位,政府的行政支出能细到部门有多少人、薪酬多少、每年的开支多少等。财政开支既要具体到不可分解、一看就懂的明细上,也要具体到经费使用个人,确保既能读懂,又能问责,让监督不走形式。

    3.优化税收结构,压缩行政支出,确保收支科学规范。近些年,国内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财富向国家、垄断企业和部分富人阶层集中,普通百姓的生存状况不断恶化。打造民生财政,必须运用税收杠杆来调整收入差距,提高暴利行业和富人阶层的税率,减免低收入群体的税率,缩小贫富差距。在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还可以对低收入群体实行价格补贴,确保人民生活质量不受太大影响。在政府支出方面,曾有研究表明,1993年—2001年间,湖北省政府成本(行政开支)呈现出增长过快、规模过大的态势。在湖北政府成本基数原本就很高的情况下,从表6中可以看到2003-2006年间还在继续增长。2007年之后,由于财政支出分类指标改变,不再有行政开支这一项,但是一般公共服务和其他支出项目增长迅速,2009年分别达到了308248个亿,增长迅猛。这说明湖北省虽然早就提出要控制政府成本增长,但是成效甚微。打造民生财政,要严格压缩不必要的行政开支,把行政开支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这样既可以节省成本,又可以促使政府转变职能,防止政府权力越位和错位。地方政府要有具体压缩目标,制定可行方案,分步实施。

    4.开展公务成本定额研究,进行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确保财政支出效率。除了做好定岗定员定编之外,还要对随意性较大的公务成本进行量化,制定定额标准。如对出差费用进行量化研究,确定一个合理幅度,避免出差费用因人而异、随意增加的情况,堵住每一个行政开支黑洞。另外,表6虽然反映了民生支出年年增长,但其支出绩效如何,人民满不满意,老百姓到底得到了多少实惠,我们无从得知。要确保支出的民生效用,必须对其效果进行考评。考评要以人民满意度为主要标准,在向老百姓公布支出明细的基础上,让老百姓打分,以此作为改进民生支出的依据。

    5.区分民生需求轻重缓急,依据阶梯属性分步安排,彰显民生财政特色。当下,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成为老百姓的四大突出问题。财政应该在这方面倾斜资金,出台各种措施缓解人民生活压力,如加大廉租房的建设,扩大辐射面;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使更多的底层群众享受医保;加大教育投入,逆转近些年教育投入萎靡的趋势;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让百姓不再寄托“养儿防老”。另外,在湖北城乡居民消费距离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政府还应该做好城乡统筹,推进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大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投入,使农民的福利不断靠近城市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志.破解民生与经济结构的政策难题,财会研究,2010年第15.

2五中全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0/10-18/2595280.shtml20101018

3陈鉴林.推广预算公开 香港经验可借鉴,新京报.2010年03月14第A09.

4童道友.2002年中国地方财政研究报告:地方政府运行成本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安体富:“国情决定民生财政”,《瞭望》,200813期。

[]张馨:“论民生财政”,《财政研究》,2009年第1期。

[]财政部网站: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问答——新旧科目数据如何进行对比分析,http://yss.mof.gov.cn/zhuantilanmu/ggwd/200812/t20081202_93621.html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13号 邮编:110032 电话:024-22706630
辽ICP备06001706
你是本站第4657043访客